倦怠社會

Mudigkeitsgesellschaft

作者:韓炳哲

原文作者:Byung-Chul Han

譯者:莊雅慈、管中琪

出版社:大塊文化

出版日期:2015-04-01

條碼:9789862135976

ISBN/ISSN:9789862135976

系列名稱:walk

定價:250元

購買電子書

數量 + -

● 這本60頁的哲學書,二○一○年在德國上市兩週,即銷售一空,引起軒然大波

特別收錄韓炳哲教授在卡爾斯魯爾大學哲學系的演講稿

內容簡介

「為什麼我們越積極行動,越陷入無止境的倦怠?」

如果只擁有做事情的力量,而沒有不做事情的力量,

人就像一顆不斷滾動的石頭,陷入無止境的過動、孤立及倦怠。

「反省沉思」也變得遙不可及。

 

商周出版編輯顧問林宏濤──撰寫中文版導讀

過度積極肯定造成無止境的疲憊,使人孤立和隔離。未來的社會就成了倦怠的社會,雖然倦怠可以是「使彼此關係分裂的倦怠」,一種喪失做任何事的動力的倦怠,也可以是「基本的倦怠」,讓人寧靜和放鬆,因而開啟另一扇視窗。前者是「沒有能力做一些事」,而後者是「什麼都不做」,擺脫日常生活的擔憂,找回生命裡的空檔時間。──林宏濤/導讀

 

       這個時代正悄悄進行著典範變化,強調否定性的規訓社會退下,換上一個過度強調肯定性的功績社會。

 

       從這種典範變化中,作者韓炳哲描繪了現在社會的病理學樣貌──由神經性疾病主導,如憂鬱症、注意力缺陷過動症、邊緣性人格疾患、身心俱疲症候群。它們不是傳染性疾病,而是一種梗塞現象。

 

       這些現象並非肇因於免疫學上的「否定」他者,而是經由過度活躍的「肯定性」所引發的,因此能擺脫免疫科技的預防與防堵。韓炳哲的分析最終導向一種社會現象,他一語雙關地稱之為「倦怠社會」。

 

       這本哲學短論,以綿密細緻的辯證筆觸,刺激我們在過度積極的現代人倦怠中,看到另一幅寧靜的風景:找到「空檔」暫停一切,從「帶有目的性做事」的日子釋放出來,「一起倦怠」。

 
我們是怎麼進入倦怠社會?
 
‧過度工作和追求績效,使自我剝削的情形更加嚴重,這比外來者的剝削更加有效率,因為它與自由的感覺同時出現。
 
‧剝削者,同時也是被剝削者;施暴者與受害者之間的區別,不再像過去一樣能清楚辨識。
 
‧過度的積極正面也以過度的刺激、資訊和衝動表現出來,它徹底改變了注意力的結構和分配方式。感知也因此變得支離破碎、散亂而無法專注。
 
‧憂鬱症是人們深受過度積極正面之苦所引發的社會疾病,而它反映的,正是自己對自己發動戰爭的人性。
 
‧人們以過度的活動、歇斯底里的勞動和生產,來回應變得赤裸而極為短暫易逝的生命。
 
‧沉思的生活,才能使人類處在應有的存在狀態,不是積極行動的生活。
 
‧立即反應並隨著每個衝動而行動,已經是一種病態,一種墮落沉淪,一種精疲力竭的徵兆。
 
‧若只擁有做事情的力量,而沒有不做事情的力量,就會導致致命的過動症。人如果只具備思考事情的力量,思考力就會分散在一連串無止境的事物上。「反省沉思」也會變得不可能,因為肯定的力量,也就是積極過度,只允許「持續不斷向前思考」。
 
‧毫無節制地致力於效能提升,將導致心靈的壞死梗塞。
 
‧深層的疲累鬆開了身分認同的箝制。
 
‧基本的倦怠完全不同於筋疲力竭的狀態,在筋疲力竭的狀態中,人們喪失做任何事情的工作能力。基本的倦怠則被描繪成一種特殊能力,能「啟發」、讓「心靈」動起來。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|韓炳哲(Byung-Chul Han)

 

生於一九五九年,先是在首爾學習冶金學,隨後於德國弗萊堡和慕尼黑研讀哲學、德國文學與神學。獲得博士學位後,於巴塞爾大學教授哲學。二○一○年起,在卡爾斯魯爾設計學院教哲學與媒體學。自二○一二年至今,在柏林藝術大學文化學系擔任教授。

 

韓炳哲著作等身,有《暴力地誌學》(Topologie der Gewalt)、《透明社會》(Transparenzgesellschaft)、《愛欲之死》(Agonie des Eros)、《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》(Im Schwarm. Ansichten des Digitalen)等,暢銷書《倦怠社會》(Müdigkeitsgesellschaft)更使他聲名大噪,已翻譯成十一國語言出版。

 

譯者簡介|管中琪

 

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畢,自由譯者。

 

譯者簡介|莊雅慈

 

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,德國哥廷根大學教育學博士。

好評推薦

古碧玲 獵果舖共同創辦人

李明璁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

汪文聖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

沈清楷 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

林宏濤 商周出版編輯顧問

孫效智 臺灣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/臺大生命教育中心主任

馬家輝 作家

推薦

目錄規格

導讀 一直很疲倦,但是為什麼?/林宏濤

精神暴力
規訓社會的彼岸
深層的無聊
積極行動的生活
觀看的教育
抄寫員巴托比的案例
倦怠社會

附錄 一篇講稿:憂鬱症的社會

購買電子書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