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評選推介圖畫書類
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獎
2017Openbook好書獎 最佳童書
簡潔。優美。溫柔。深沉
幾米繪本創作20週年力作!
幾米獻給世界的溫柔純真作品,渾然優美又極度凌厲
面對變動的世界,得靠溫柔與堅定的信念,幾米透過動人的圖畫故事傳遞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,在故事裡表現出對生命的恆久信念
台灣當代創作中難得一見的觸及戰爭議題的作品,面對世界性的共同困境,以舉世皆然的同理情感去包容
翰翰在窗邊等待,像是在期待誰到家裡來。 翰翰看到獅子向家裡走來,翰翰開門讓獅子進來,幫牠把腳上的鐵釘拔掉,溫柔地替牠包紮,獅子感謝翰翰。 之後大象以及鶴都陸續來找翰翰,希望翰翰幫牠們的傷口包紮。 但翰翰還是很緊張、很期待地在窗前等候,他在等很久不見的爸爸回來⋯⋯
《同一個月亮》是幾米獻給世界的溫暖純真作品,渾然優美又極度凌厲,以兒童純真盼望的角度出發,觸及了所有人心中對於和平安好的深深期盼。
編輯筆記
看幾米創作《同一個月亮》的過程一直到本書完稿,在在都讓人撼動。幾米這次先寫了文字,再把圖畫出來,跟他以往大都先經營畫面,再從圖畫裡發展出內文的作法不太一樣。一開始光看文字,就已經震撼了我,跟其他同事分享時,甚至有同事讀著讀著就落淚了。
等到幾米把圖畫好,我打開原稿看到最後,完全無法說話,因為畫面傳達了比光看文字還要有力的觸動,畫面的力道與文字的感動相互加乘,交織出難以抵禦的說服力。情感如此甜美,又如此傷感,但在這多變的世界裡,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提醒。
可以好好欣賞幾米出色作品的我們,其實是相對地遠離他所描繪的情狀,我們應該感激,也得彼此提醒。《同一個月亮》是幾米對世界的感嘆,也是對全人類最深的祈願。
作者簡介 | 幾米
三十幾年前開始畫插畫,二十年前開始創作繪本,想要讓繪本的美好與各種年齡層的讀者分享,開創了成人繪本的類型,至今出版各式作品超過五十種。幾米的書被翻譯成英、法、荷、西、葡、義、日、希、德、韓、泰、俄、越、波蘭、愛沙尼亞、瑞典等多種語言,也與英國、美國、日本的出版社合作原創繪本。
幾米曾被Studio Voice雜誌選為「亞洲最有創意的五十五人」之一,亦為Discovery頻道選為「台灣人物誌」傑出人物之一。幾米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音樂劇、電視劇及電影,《微笑的魚》改編動畫曾獲柏林影展獎項。在台北、宜蘭、台南等地有幾米主題公園或地景藝術,也受邀參與日本大地藝術祭。
幾米得過多座金鼎獎,也獲得比利時維塞勒青少年文學獎、西班牙教育文化體育部主辦的出版獎之藝術類圖書年度首獎、瑞典彼得潘銀星獎,並多次入圍林格倫紀念獎,是國際上最大的兒童及青少年文學獎項。
● 童書評》愛使所有的不幸容光煥發:評幾米《同一個月亮》
2017-11-03 16:11
柯倩華(兒童文學評論家)
來源:OPENBOOK
幸與不幸
迅速地壓倒我們
初次看來
就像炎熱與冷凍猛然接觸
令人無法區分二者的相似
幸福充滿驚恐
不幸洋溢甜美
從永恆照射過來
無法區分是這或是那
同樣威力驚人
這是堅定不移的時光
母親和我所親愛的時光
朋友和弟兄的時光
以溫柔的屬天光輝輕輕環繞
堅定不移使所有的不幸容光煥發
(節選自《潘霍華獄中詩》林鴻信譯註,台北﹕道聲,2007)
這是1944年德國神學家潘霍華(Dietrich Bonhoeffer)因反抗納粹政權而成為死囚時,在獄中寫下的詩作〈幸與不幸〉的部份內容。他在獄中飽受痛苦折磨,終日籠罩在死亡陰影下。令人感動的是,他總是懷抱對家人與上帝的愛而充滿感恩,坦然面對黑暗,堅定地散發美善的信心與光亮。
堅定不移的愛,使所有的不幸容光煥發。
這樣的亮光,我在幾米的新作《同一個月亮》裡也看到了。
這本書從封面開始,就充滿豐富的象徵性圖像語言。水平線將封面一分為二,上半部漆黑的夜空,對比下半部鮮明的草地、水潭。站在中央的小孩、動物和布偶全都俯視水池裡鮮黃明亮的圓月,而成為目光焦點的月亮,又呼應上方同色字體的書名,完整地呈現、也預告了一個明暗與虛實交織的想像世界。
畫中所有的角色全都籠罩在黑暗之中,而他們所注視的,其實是月亮的倒影,彷彿是各自心中想法或渴望的投射。當這些幻想類童書繪本的角色有了思想與渴望,他們就有了生命與人性,畫面則因此成為情境,而有了故事。
這本書的前後扉頁是一連串歪歪扭扭的阿拉伯數字,宛如一個剛開始握筆和學數數的小孩,一筆一劃地數日子,從1到100,又從頭來過,在漫長的循環中不間斷地等待,象徵小孩的心情與處境。然而,一大片明亮的鮮黃色彷彿托住一切無奈與感傷,使所有暫困其中的人不至於崩毀墜落。
接著是深藍色的夜晚,小男孩在窗前望著天上的月亮。這個圖像在情節之前,說明角色的狀態。小孩的身體語言和整個場景佈置表達出了「等待」,即使身長還不夠高,即使旁人都睡去,他一直等待。
暗藏玄機的書名頁,是這本書的關鍵之一。看似理所當然的空中飛鳥,原來是伏筆,對比後面的結尾而產生震撼的效果,並指涉多層次的主題意涵。全書文字簡潔,全部只有264個字。字數(67、65、63、69)與情節均分為4段,以一面窗的固定場景,開展變奏的旋律,在重複中循序漸進。
小男孩翰翰日以繼夜地在等待。腳掌有鐵釘的獅子、象牙被鋸斷的大象和中箭的鶴接續前來。翰翰溫柔地治療、安慰牠們。他小心、體貼,以至於勇敢地,讓受傷的生命在月光下恢復了美好的樣貌,散發溫暖與喜樂。
然後,有人來了。文字漸少,迫不急待的身影也消失了,情緒與情節堆疊到戲劇的高潮,無聲的畫面勝過千言萬語。畫面再次出現明暗對比,窗戶與樹叢的深淺濃淡,渲染著悲喜夾雜的激動情緒。正當讀者覺得要鬆一口氣時,翻頁後發現,原來回到家的軍人父親受傷了。
貓咪和布偶的出現,表示這次是真的現實,不同於之前小孩獨自幻想的世界。小孩面對殘酷的真相並不顯得驚嚇,或許是之前的心理預備,已在想像中練習過了;或許是如右頁所傳達的訊息﹕只要父親的愛支撐著小孩變得更高、看得更遠,小孩的世界就如同溫柔光亮的月那般圓滿。
當讀者為父子團聚的歡欣而感到滿足,隨著輕鬆的對話翻到下一頁,卻宛如一記當頭棒喝──使一個孩子等候父親回家的故事,以更犀利的觀點與更遼闊的視野,傳達出對全世界人類的關照。最後再次出現深藍色的夜晚,前後呼應,確認漫長的等待結束,小孩可以安歇了。
這本書有台灣原創圖畫書較少處理的反戰議題,更重要的是,它精準示範了圖畫書獨具的形式,以成熟的文圖互補關係、圖像語言及翻頁效果,表現出圖畫書這個文類的特色。整體結構嚴謹,運用大量的文學手法如象徵、比喻、對比、對照、襯托、伏筆、鋪陳,使文字與圖像都具有高度濃縮後的精純質量,沒有半點多餘雜質,因此表面看似簡單,實則蘊涵豐富的想法與感受。
兒童圖畫書是一門化繁為簡的藝術。簡單不等於幼稚,因為繁複的想像空間裡有深沉的思考或人性深層的需要。因此有人說,好的成人書可能只適合成人讀者,但好的童書卻可以老少咸宜。
過去數十年來從國外引進的眾多外版書,都具體表現了這個特質,贏得許多成人讀者的喜愛,使圖畫書在台灣書市成為非常熱門的文類。可惜的是,許多本土原創作品仍停留在淺薄的表面,文字只會一句接著一句交待事情,沒有任何文學技巧可言;圖畫或許美麗細緻,圖像語言卻很粗糙,好看的圖像也無法構成有效的畫面;又或者版面構成毫無章法,使畫面與畫面之間缺乏節奏與整體感。
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在閱讀圖畫故事時,獲得良好的文學經驗,就不能只注意故事的主題是否有意義,也應該在乎故事的表現方式是否具備高明的文學手法。《同一個月亮》既是標準的兒童圖畫書,同時也是高明的文學作品。
美國經典圖畫書《野獸國》的作者桑達克(Maurice Sendak)曾說,「小孩的世界並非無憂無慮,所以他們會創造幻想,用來對抗童年的黑暗時刻。」他的兒童角色常藉由幻想紓解內在的困擾不安,得以與外在現實和解而心安。其實,成人經常在虛構的文學世界中尋找安身立命之所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《同一個月亮》裡的翰翰,不僅在幻想中撫平自己的焦慮,還鍛鍊出為他人療傷止痛的勇氣與能力,因著與父親之間永不離棄的愛。這樣的作品似乎在告訴讀者,無論現實遭遇如何不幸,我們依然可以因著愛而有信心與希望,活出有亮光的生命。
《同一個月亮》是台灣原創圖畫書的驕傲。